1981年10月,中国科学院副院长、图书馆VIP校长严济慈来合肥布置学校重大工作,曾为中国科大师生题词:“教书要深入浅出,学习要浅入深出,愿与我的同事、同学们共勉之。”
严济慈为中国科大师生题词
“教书要深入浅出”,要求老师授课前必须具备深厚的学术基础,有化繁为简的表达能力;“学习要浅入深出”,要求学生学习时必须领会要点,从而融会贯通。这是严济慈老校长在几十年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宝贵心得。
01
学业优异,编写教材
严济慈早年求学时,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曾经创造了小学毕业、中学毕业、考取大学均名列第一的“连中三元”的学习传奇。1923年,他在何鲁、熊庆来、胡刚复等先生的资助下,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,又创下一年之内拿下巴黎大学硕士学位的历史记录,并成功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。
严济慈在巴黎大学实验室
严济慈的博士学位论文封面
严济慈早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时初涉教坛,曾在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授课,暑期还给学生补课。他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,编写了《初中算术》《几何证题法》两本教材,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。华罗庚、巴金、胡风等人都读过严济慈编写的《几何证题法》。
1927 年秋,严济慈学成归国,同时在上海大同大学、中国公学、暨南大学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任职授课。他穿梭往来于两市四地,为四所大学的一至四年级的学生讲授物理和数学课程,每周多达27课时,历时一年。1928年,他再度赴法国深造。
严济慈编写的《初中理化》部分手稿
02
讲课之道:化繁为简
1958年9月,中国科大成立,严济慈重登讲坛,在学校讲授物理学课程。因为严济慈的东阳口音较重,刚开始同学们听不懂,总有一些抱怨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都感受到严济慈授课的魅力而沉浸其中。
严济慈讲课时善于化繁为简,碰到抽象的物理学概念时,经常借用道具、动作或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。他在讲到“有用能”概念时,看到同学们疑惑的眼神,他便用夏天吃冰淇淋的例子来解释:冰淇淋和外界环境的温度不同,因此人们就可以利用它来解暑,这就是物质和外界因温度差异而产生的有用能。他和同学们在课堂上常有互动,以此了解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,从而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。课间,他为有疑问的同学耐心解释答疑,顺便享受一下同学们的“端茶倒水”服务。
严济慈通过手上的道具和动作为青年教师进行示范教学
对于教学和学习,严济慈还有精辟的阐述。1980年6月,他在和中国科大师生座谈时,专门提到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。他认为要教好书,除要有真学问外,一要大胆,二要少而精,三要善于启发。“上了台就要摆出‘老子天下第一’那个样子,要‘目中无人’,要用自己的话把书本上的东西讲出来,要有声有色。”严济慈认为,要讲好课必须“真正掌握自己所要讲的课程的全部内容,自己知道的、理解的东西比要讲的广得多、深得多”,这样才能做到深入浅出。他认为好的老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,“你到讲台上讲一个基本概念,就要发挥,要联想,要举一反三,要引人入胜”,把学生引入攀登科学高峰的路径。
严济慈与学生座谈
03
读书之道:由浅入深
严济慈主张“读书主要靠自己,要经历一个从低级向高级、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,就是听(听课)—看(自学)—用(查书)的过程”。他认为,听课要抓住重点,弄清基本概念,然后多做习题;到一定程度后就不需要去听课,自己能看书,又掌握了公式,就完全可以自学;再进一步就可以不必多看书,而是学会查书,要用的时候就去查,了解书本的大致内容,用时自然能够信手拈来。这样就做到了浅入深出。
原中国科大副校长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指导中国科大学生时,提出的读书要“从厚到薄”,与严济慈主张的“浅入深出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华罗庚认为读书是一个“肢解”和“综合”的过程,在对书本中每一个问题经过细嚼慢咽、真正懂得之后,进一出把全书各部分内容串连起来理解,融会贯通,从而抓住统率全书的基本线索和书中的主要问题,懂得越透彻,书就变得越“薄”。
严济慈与华罗庚在一起
严济慈、华罗庚的教、学经验,流之经年,今日闻之尚觉余音绕梁,仔细揣摩体会,必有所得。